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中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发布时间:2024-01-02来源:《党委中心组学习》2023/06

202310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将民族工作与“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等全局工作贯通阐述、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历史方位、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时代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规律的系统把握和深刻洞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一、深刻认识党中央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应对国内外一切风险挑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外部国际环境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决策。当前,民族工作已经挺进到中美博弈的一线甚至是火线,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国际舆论领域,虽“东升西降”态势渐呈,但“西强我弱”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美西方国家仍然把控着传媒霸权和文化霸权,大打“民族牌”“人权牌”,肆意利用涉疆、涉藏等议题对我污蔑抹黑,妄图破坏我民族团结局面,削弱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与此同时,国际消极思潮“倒灌”风险不断加剧。各种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滋长蔓延,欧美国家的民粹主义、种族主义开始抬头,周边一些国家的泛民族主义影响有所增强,影响了一些人的国家认同。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断升级。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际上暴恐袭击与极端活动持续活跃,“颜色革命”暗流涌动,分离主义运动不时发酵,这都潜在影响着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大局。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防范美西方国家的渗透破坏、抵制各种分裂极端思想的影响,才能成功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二)从内部民族领域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一段时间以来,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社会上、学术界特别是互联网上出现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有的鼓吹“民族自决”,有的宣扬“一族一国”,本质上都是曲解或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些干部群众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比如,有的忽视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把中华民族的历史简单等同于中原王朝的历史,割裂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血肉联系;有的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有的只强调本民族历史文化,把本民族的历史无限夸大,无限拔高本民族历史人物的作用,忽视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联系。这些错误观点和论调容易滋长狭隘甚至极端民族意识,存在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严重危害。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两个结合”,才能纠正错误史观,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三)从民族工作自身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过去一个时期,民族工作中差异性工作做得多、共同性工作做得少,导致出现了一些刻意强化差异性、人为制造“区隔”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管肚子”工作做得多、“管脑子”工作做得少,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并不自然而然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民族领域也一度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和谐稳定大局和民族关系带来了危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确立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还有一些短板亟待补齐。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主线要求认识还不到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还不完备;如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破题成果还不够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还存在制约因素,一些地方部分民族“交”而未“融”“融”而不“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需要完善,依法治理的能力需要提升,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尚待优化;目前我国民族外宣仍较为薄弱,尚未形成以我为主的外宣叙事体系,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仍处于被动地位;等等。只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顺应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两个结合”在民族领域的具体体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前进方向。这一重大论断具有强大的理论引领力、丰富的实践指导力和积极的世界影响力。

(一)“两个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共同体学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魂脉”。《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列宁强调:“我们的任务不是把各个民族分开,而是把各民族工人团结起来。我们旗帜上写的不是‘民族文化’,而是各民族共同的(国际的)文化,这种文化能使一切民族在高度的社会主义团结中打成一片。”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构建“虚假共同体”的同时,提出了建构共产主义“真正的共同体”和“自由人联合体”。这虽然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但却对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要从一开始就建设求同存异的包容社会、祸福相依的共生体系、多元一体的和谐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共同体学说的创造性交汇,是马列关于民族融合和共同体论述的中国实践。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大一统”传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脉”。中华民族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追求“大一统”,始终是政权合法性的最高标准;坚持“大一统”,始终是中华民族的集体共识。即便中华民族处于最孱弱的时期也没有分崩离析,靠的就是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根植于“大一统”理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牢固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基础。

(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厚的历史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深藏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民族交融史。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早在先秦时期,中华先民就呈现出“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汉时期,各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主流趋势,中华民族雏形渐成。从魏晋到隋唐,中华民族开启了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从辽宋夏金到元明清,中华民族进一步强化了天下一家的深厚传统。纵观中华民族史,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承续中华道统,为巩固“大一统”作出了重要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亡国灭种的危机把我国各民族命运空前紧密地联系起来。血与火的共同抗争让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事实充分说明,对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而不是种族、血缘、地域、宗教等因素。几千年来,尽管战争不断,但“合”是主流,“交”是过程,“融”是关键。中华民族越是包容,就越能接纳更多族群融入;不同族群越是融入,就越是认同中华文明,越能珍惜维护共同价值观,越会推使中华民族延绵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立足于我们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以一体统摄多元、以多元丰富一体,不断促进各民族更广泛交往、更全面交流、更深度交融。

(三)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历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回顾党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重任。建党伊始,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认为,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他强调,各民族在中国漫长历史中“畛域不分、血统全泯”,“五族之文化已渐趋于一致,而又隶于一自由平等共和国体之下。”他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概念,主张中国的再造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活”。在长征路上,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瓦窑堡会议决议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第一次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民抗战,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觉醒。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开篇第一章第一节就以“中华民族”为题,首次正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国家基本统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央政府对祖国大陆各地的有效管辖;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民族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改革,扫除了旧制度,各民族共同迈进了社会主义大门,原先连基本人身权利都没有的农奴、奴隶翻身作主,成为现代国家的平等公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系统,从中央一直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上下贯通、集中高效、具有高度组织动员能力的国家管理体系。这些伟大的变革,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出台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实施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少数民族事业等一系列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规划;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等理念;确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和社会活力的飞跃,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基础设施网连接起千家万户,进一步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社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一方面,民族地区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五个自治区和贵州省、云南省、青海省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族人民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千年夙愿。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建成,使民族地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更为紧密。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之强前所未有。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新冠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各族人民自信心自豪感空前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和谐中道的智慧方案。当今世界约有25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如何治理好民族事务的任务,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问题。国外处理民族问题的模式,有民族自决模式、联邦模式、地方自治模式、多元文化主义模式、同化主义模式,要么片面强调促进共同性,走向同化主义;要么过度偏向保护差异性,走向解体和分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讲清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摆正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讲透了一体和多元的关系。其世界意义在于,既不搞强求一致的极端同化,也不搞徒有其表的形式平等,更不搞以邻为壑的孤立隔离;既尊重少数民族的差异性,更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尊重少数民族的差异性,是为了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而不是把差异性变成独立性,在种族主义依旧存在、民族冲突此起彼伏的当今世界,走出一条在多元性中寻求共同性的中正之道,为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中部署的重点任务,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一脉相承,为聚焦主线高质量做好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单。我们要站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教育群众,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注重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产出一大批含金量高的理论成果。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研究,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快民族类学科调整,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正式出版使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考核测评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智库平台建设和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等精神谱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加大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表达体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城乡建设规划、重大活动中广泛使用,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三)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到东中部地区务工经商、求学就业、定居安居,鼓励东中部地区群众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投资兴业、工作生活,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动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模范表彰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指针、核心任务和评价标准,制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新测评指标体系,进一步发挥“指挥棒”作用。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载体平台,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提质扩面。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突出公平性和精准性,稳慎开展民族政策法规调整完善工作。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嵌入到相关法律法规中,不断提升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重要任务。民族地区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打好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赋予“三个意义”组合拳。研究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推动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指导地方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参与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和科技进步相关工作,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工作,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加强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工作,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持续组织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深入开展“科普边疆行”暨“科普乡村行”活动,加快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强化人口与经济支撑。突出“三个意义”和“融”的导向,加强少数民族发展相关资金管理。调整完善民贸民品政策,促进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

(五)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深入各地开展示范宣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把握国际舆论斗争主动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传播特点的民族外宣话语体系。着力推动民族文宣品牌“道中华”面向海内外讲好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全新叙事体系,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项目更新轮展,不断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陈,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针对国外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文化人士开展多形式的交往交流,积极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内外发动、整体推动的中华民族文化宣传工作新格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要引导各行各业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来,在全社会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